中美关系刚露出和缓苗头,特朗普便一把掀了桌子,特朗普为何要对华再出重拳?
在伦敦举行的第二轮中美经贸谈判刚刚结束不久,美国财长贝森特放出风声,希望尽快启动第三轮磋商。
中方尚未回应,特朗普政府却率先出招。
一纸行政命令,封杀中资企业购买美国农地,还要“研究收回”已购土地。
美国农业部随后宣布,这项禁令被正式纳入“国家安全计划”,由农业部长布鲁克·罗林斯亲自挂帅执行,美国到底在打什么算盘?
不是州法,而是国家战略不同于2023年的国会立法,这次不再是地方州政府自行其是。
特朗普政府这回将农地问题上升到国家安全层级,由农业部牵头,联合国土安全部、财政部等多个机构,启动跨部门联动机制。
展开剩余87%农业部在声明中指出,这一举措旨在“反制敌对国家对美国战略资源的渗透”,并将农地交易纳入CFIUS审查体系,等同于处理芯片、能源、通信类敏感投资。
而被点名的“敌对国家”中,中国排在第一位。
这意味着,中资企业即使绕开联邦审查,在地方购地,也可能被重新审查甚至强制收回。
91票背后藏着什么?2023年,美国参议院以91票对7票的压倒性支持通过了农地禁令。
表面上看,这项法案并非针对某一国家,但美国媒体和政界几乎都明说了,“这就是给中国量身打造的”。
导火索是北达科他州福来集团的玉米加工厂项目。虽然项目本身合法合规,还能带来200多个就业岗位,但由于选址紧邻美军基地,最终被五角大楼定性为“潜在安全威胁”。
项目流产,风声鹤唳。
从那以后,“中国购买美国农田”就成了美国保守派口中的“红色威胁”。
特朗普上台后,直接把这股情绪变成行政命令,通过总统令全面封杀中资农地交易。
谈判桌刚走人,政策刀就下来了6月份,中美第二轮谈判在伦敦举行。双方曾在高端技术出口、金融合作等方面达成阶段性共识。
美方承诺将逐步放宽对部分中国科技企业的出口限制,并恢复部分金融渠道。
但谈判结束近两个月,承诺迟迟未落实。
尤其是在芯片出口和AI硬件领域,美国商务部依旧维持“技术封锁清单”,并未撤销对中国重点企业的限制。
外交部发言人毛宁在7月9日记者会上表示:“中方认为目前继续第三轮谈判的条件尚不成熟。”
这句回应看似平静,实则暗藏不满。
对中方来说,美国的“话不算数”已经不是第一次。第一次日内瓦谈判后也是如此,美方承诺放松限制,结果反手又加码制裁。
特朗普为何此时动手?农地禁令看似农业政策,实则是特朗普在中美关系中打出的一张“压迫牌”。
当前,美国国内政治气氛高度对华强硬。特朗普重返白宫后,急需重建“强硬领袖”形象,尤其是面对民主党可能的攻击:“你在谈判桌上向中国让步了。”
选择农业议题,恰恰踏准了美国民众的情绪痛点。
一方面,美国农民是特朗普的票仓;另一方面,中方反制关税曾重创美国农业出口。
对特朗普来说,打中资农地,不仅能稳住农民选票,还能在舆论上占据上风。
而与高科技脱钩不同,农地禁令的政治成本较低,不容易引发资本市场剧烈波动,属于“低风险、高回报”的政治打法。
不是第一次掀桌,但这次动静更大特朗普政府其实早有铺垫,农业部早在2024年底就开始统计中资企业持有的农地信息,整理敏感区域分布图,并与国土安全部建立信息共享机制。
如今,这套机制被搬上台面,配合总统令正式启动。
而中美第二轮谈判刚刚结束,美国就“前脚谈判、后脚下刀”,更让中方警惕。
这不是第一次掀桌子,但这次动静格外大。
因为这不仅是一个禁令,更是一个信号——特朗普政府要将农业领域纳入中美战略博弈范畴,未来针对供应链、数据、种子技术的限制可能会接踵而来。
中方并非毫无还手之力尽管美方动作频频,法律上却并不牢靠。
根据《美国宪法》第五修正案,任何联邦行为若要征收私人财产,必须提供“公正补偿”,并允许司法审查。
这意味着,如果特朗普政府要“收回”中资企业已购农地,不仅要按市价赔偿,还要接受法院监督。
中资企业可以依法起诉美政府,甚至通过国际仲裁渠道维护权益。
与此同时,不少中资企业也在调整策略。将农地由“产权持有”转为“长期租赁”,或通过第三方主体间接持有,逐步规避政策风险。
第三轮谈判或将延迟,美方内外焦灼当下,美国对中国的战略依赖并未解除,特别是在稀土领域。
稀土是高端制造和军工的“核心维生素”,美国现有储备仅够维持几个月。
而中方在军用稀土出口上始终保持审慎态度,并未随谈判进展而放松管控。
这也让特朗普政府在推进新一轮谈判时显得更为焦急。
但中方的回应很克制。外交部没有高调反击,而是明确表示,希望美方“停止将经贸问题政治化”,释放出“冷处理”的信号。
这反而让美方陷入更被动的状态。在没有中方配合的情况下,第三轮谈判可能会推迟数月。
农地不过是棋盘上的一格农地禁令看似是一道单项政策,实则是中美战略博弈中的一个小切口。
这一刀砍得不深,但砍得准,砍在了中美关系的敏感神经上。
特朗普政府选择在谈判间隙出招,不仅是为国内政治服务,更是想在下一轮会谈前抢占道义制高点。
可惜,这招“掀桌子”的老戏码,中方已经见过太多次。
正如古语所言:“兵无常势,水无常形。” 真正的较量,不在于谁先出手,而在于谁能稳住阵脚,顺势而为。
发布于:河南省嘉喜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